輸送帶長度是指輸送帶展平時的長度,一般生產(Produce)廠家在生產時都給予標注,然而當標注不清或沒有標注時,如何計算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experience)總結(zǒng jié)出一個比常用計算方式方法更具有準確性和實用性的經驗公式,現介紹如下。耐熱輸送帶是由多層橡膠棉帆布(滌棉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溫或耐熱橡膠、經高溫硫化粘合在一起,適合輸送175℃以下熱焦碳、水泥、熔渣和熱鑄件等。
1、常用公式與經驗(experience)公式介紹
常用公式L=l/2(2.nRo+2.hR.)N
經驗(experience)公式L=(2 +(3N)N.n
輸送帶的長度,m;
Ro一卷取輸送帶的輥(gǔn)芯的半徑,m;
RTI一輸送帶最大半徑,m;
輸送帶的厚度,m;
N一輸送帶卷取的圈數。
2、經驗公式的由來
輸送帶卷取時的形狀是一種螺旋線。
成卷輸送帶側面圖
由于輸送帶的厚度比較薄,一般在0.010~0.030m之間,我們不妨把圖1上每一圈螺旋線,看成一個接一個的圓線所組成。橡膠輸送帶有耐熱帶、耐磨帶、耐灼燒帶、耐油帶、耐堿帶、耐堿帶、耐熱帶、耐寒帶等特性。
主要用于各礦山、冶金、鋼鐵、煤炭、水電、建材、化工、糧食等企業的固體物料輸送。
成卷輸送帶側面模擬(定義:對真實事物或者過程的虛擬)圖
計算每一圈輸送帶的長度,然后累加起來就是該卷輸送帶的長度。但由于輸送帶有一定的厚度,計算該圈輸送帶長度時我們以帶子厚度的中心線圓周的長度作為該圈輸送帶的長度,即:
第一圈長度:LI=2(Ro+6/2).丌=2(Ro+6一a/2)sI
第二圈長度:
=2(Ro+26一a/2)si
第三圈長度: =2(Ro+36一a/2)si
第N圈長度:
=2(Ro+N6一a/2)si
It
該卷長度為:L=LI+ + +? ? + = L=】 1
It It
Σ2(Ro+i6一
2).丌= 2s~NIL
+2.丌6Σi一.nN(3=2s~NR,+2sI~(N+1)×N/2一JIN6=(2Ro+6N)N即L=(2Ro+(3N)N.n
3 、實例說明
當卷取輸送帶的輥(gǔn)筒半徑為0.20m,帶子厚度為0.022m,共卷取3O圈,該卷長度為:L=(2+(3N)NJ1=(2×0.20+30×O.022)3O.丌=99.85m而該輸送帶的實際長度為:
=99.50m這樣計算長度與實際長度的相對偏差為:(L—L實)/L實×100% =(99.85—99.5O)/99.50×100%
=0.35%
4、計算偏差的影響(influence)因素(factor)
從上述實例可知,按照經驗(experience)公式計算成卷輸送帶長度可能(maybe)存在一定偏差,這主要與輸送帶厚度、厚度均勻(jūn yún)度及輥(gǔn)芯規則程度有關,具體如下。
(1)正如本文所述,輸送帶每圈為螺旋線而不
圓線,輸送帶的厚度越大,每圈螺旋線與圓線的偏差越大,因此計算長度的偏差也越大;
(2)輸送帶厚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偏差,誤差越大,計算長度偏差越大;
(3)卷取輸送帶的輥(gǔn)芯要為比較標準圓柱形,計算半徑要準確,否則容易造成較大的偏差。
5、與常用計算方式方法比較
按常用計算方式方法計算上述實例:= 0.20m, =0.87m,N=30輸送帶長度為:L=1/2(2z X 0.20+2.n×0.87)X 30=100.79m計算結果與按經驗(experience)公式計算結果L=99.85m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出現這種偏差的原因主要是:
(1)主要與輸送帶的卷取松緊程度有關,卷取越緊,偏差越小,相反誤差越大;
(2)成卷輸送帶最外一圈不是圓線而是螺旋線,最大半徑Rn比較難定,不同位置(position )Rn不同;
(3)而經驗(experience)公式與這些因素(factor)無關,因而經驗公式更具有準確性和實用性。輸送帶按使用環境的不同,分為普通輸送帶又包括(普通型、耐熱型、難燃型、耐燒灼型、耐酸堿型、耐油型)、耐熱輸送帶、耐寒輸送帶、耐酸堿輸送帶、耐油輸送帶、食品輸送帶等型號。
6、結語
(1)經驗(experience)公式和常用公式一樣,都可以用來計算成卷輸送帶的長度,而經驗公式更準確實用,并且偏差相對較小;
(2)輸送帶卷取圈數N實際上并不一定是整數,但對經驗(experience)公式來說同樣適用,或按L=(2Ro+8N)NJl+
+ 公式計算,式中 +
為該卷輸送帶最
外一圈不足一圈的實際長度(m);
(3)經驗(experience)公式不但適用于成卷輸送帶長度計算,而且也適用于類似輸送帶的物品,如鋼帶、水布帶、打包帶、卷紙等物品長度的計算,雖然計算結果可能(maybe)與實際長度有些偏差(偏差一般在1%以內),但對物品長度驗證及其使用有重要意義。
- 上一篇:防止輸送帶產生裂紋的有效措施
- 下一篇:輸送帶在皮帶輸送機是怎么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