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標準系修訂國家標準(批準發布: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GB/T 3684—1983《運輸帶導電性標準和試驗方法》。橡膠輸送帶有耐熱帶、耐磨帶、耐灼燒帶、耐油帶、耐堿帶、耐堿帶、耐熱帶、耐寒帶等特性。 主要用于各礦山、冶金、鋼鐵、煤炭、水電、建材、化工、糧食等企業的固體物料輸送。原標準是參照IS0284—1982制定的,新標準等同采用ISO284:2003《輸送帶 導電性 規范和試驗方法》,新標準網站內容更加科學先進。輸送帶在煤礦井下運輸煤炭(coal)時,在運轉過程(guò chéng)中輸送帶很容易與金屬部件摩擦產生火花,容易引起煤礦爆炸(blow up)和著火,安全隱患極大,導電性是安全要求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新標準保證使輸送帶有足夠的導電性以把在使用中形成的靜電(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的電荷)荷(electric charge)傳導出去。其輸送帶的電阻(resistance)值不大于3×108W(300MW),對特殊應用可規定(guī dìng)較低值。
a)原標準歐姆(Ω)表(電阻(resistance)測試(TestMeasure)儀)規定(guī dìng)量程為103W-1010W,直流電源的電壓范圍(fàn wéi)為50 V~1000V;新標準根據IS0284規定歐姆表最大量程為1010W,直流電源電壓可調至1000V。
b)增加了導電液表面電阻(resistance)率不大于104的規定(guī dìng),導電液的組份增加了10質量份的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Potassium)。
c)原標準規定(guī dìng)的試驗條件為試樣在溫度(temperature)23℃±2℃和相對濕度60%~70%的條件下至少停放2h。新標準規定將試樣在IS0 18573《輸送帶 試驗環境和調節時間》規定的標準試驗室環境中溫度為23℃±2℃,相對濕度為50%±5%中至少停放24h。
d)新標準增加了資料(Means)性附錄A《電阻(resistance)隨溫度(temperature)和濕度的變化》,說明輸送帶覆蓋(Cover)層的電阻(resistance)對溫度和應力是敏感(感覺敏銳)的。耐熱輸送帶是由多層橡膠棉帆布(滌棉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溫或耐熱橡膠、經高溫硫化粘合在一起,適合輸送175℃以下熱焦碳、水泥、熔渣和熱鑄件等。耐熱輸送帶主要用于冶金、建筑等行業,輸送燒結礦、焦炭、水泥熟料等高溫物料,物料溫度不超過800℃,帶面溫度不超過220℃的條件下使用。
特性:采用三元乙丙橡膠為覆蓋層,主要是根據耐熱帶破損以至喪失輸送能力的主要表現和不同的耐熱級別。
- 上一篇:膠帶運輸機物料傳送時的計算方法
- 下一篇:輸送帶改向滾筒的工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