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的分類方法
目前橡膠(Rubber)(包括(bāo kuò)塑料改性的彈性體)的種類不下100種之多。橡膠輸送帶儲運條件:
在儲存和運輸中應隔離火源、避免銳器及有較大腐蝕性的化學品接觸,避免長期置于日光下存放。如果按牌號估算,實際上已超過1000種。其分類大致如下。
(1)按制取來源與方法分類
分為天然橡膠(Rubber)與合成橡膠。其中各個天然橡膠的消耗(consume)量占1/3,合成橡膠的消耗量占2/3。
按橡膠(Rubber)的外觀表征分類
為固態(tài)橡膠(又稱干膠)、乳狀橡膠(簡稱膠乳)、液體橡膠和粉末橡膠四大類。其中固態(tài)橡膠的產量約占85%~90%。
按應用范圍(fàn wéi)及用途分類
除天然橡膠(Rubber)外,合成橡膠可分為通用合成橡膠(產量100萬噸以上)、半通用合成橡膠(年產50萬~100萬噸)、專用合成橡膠(年產10萬~50萬噸)和特種合成橡膠(年產10萬噸以下)四檔。橡膠輸送帶有耐熱帶、耐磨帶、耐灼燒帶、耐油帶、耐堿帶、耐堿帶、耐熱帶、耐寒帶等特性。
主要用于各礦山、冶金、鋼鐵、煤炭、水電、建材、化工、糧食等企業(yè)的固體物料輸送。天然橡膠為最典型的通用橡膠,同時,也有經改性的特種橡膠;而通用及半通用的合成橡膠既有部分天然橡膠的通用性能,也有專用橡膠的性能。
按化學結構分類
根據橡膠分子鏈上有無雙鍵存在,分為不飽和橡膠和飽和橡膠兩大類,前者有二烯類及非二烯類的硫(化學符號:S)化型橡膠,后者有非硫化型橡膠及其他單性體之分。飽和橡膠進而又分為主鏈含亞甲基的橡膠(乙丙橡膠、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丙烯酸(Acrylic
acid)酯(acrylate)橡膠以及氟橡膠(fluororubber)等),主鏈含硫的橡膠(聚硫橡膠),主鏈含氟的橡膠(氯醚橡膠),主鏈含硅(silicon)的橡膠(硅橡膠(Silicone
rubber))及主鏈含碳(C)、氧(Oxygen)、氮的橡膠(聚氨(化學式:NH3)
酯橡膠)等。
除天然橡膠之外,屬于不飽和類的橡膠,還有大量面廣的丁苯(化學式:C6H6)
橡膠、順丁橡膠(cis-polybutadiene)、異戊橡膠、氯丁橡膠、丁基橡膠(isobutene
rubber)等合成(解釋:由幾個部分合并成一個整體)橡膠,它們同亞甲基型橡膠一樣,都可以進行化學改性,如羥基化、氯化、氯磺化、羧基化等。耐熱輸送帶是由多層橡膠棉帆布(滌棉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溫或耐熱橡膠、經高溫硫化粘合在一起,適合輸送175℃以下熱焦碳、水泥、熔渣和熱鑄件等。還有用二烯類等預交聯(lián)的橡膠。
按照橡膠中填充材料的種類分類
在通用及半通用橡膠方面有充油橡膠、充炭黑橡膠以及充油充炭黑橡膠。其充油量以12.5份為基數,分為25份、37.5份、50份等檔。
按單體組分類
合成橡膠(Rubber)分為均聚物、共聚物以及帶有第三組分的共聚物(亦稱三聚物)。共聚物視單體排列順序,又分為無規(guī)型橡膠、嵌段型橡膠、交替型橡膠以及接枝型橡膠。
按聚合方法分類
合成橡膠(Rubber)有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及溶液聚合四種。乳液聚合有冷聚和熱聚之分,溶液聚合有陰離子聚合與陽離子聚合之分。陰離子聚合多為定向聚合,可以合成各種有規(guī)立構橡膠。有規(guī)立構橡膠從微觀結構觀察,有順式1,4-橡膠和反式1,4-橡膠之分。前者又可以細分為高順式橡膠、低順式橡膠和中順式橡膠。乳液聚合常為無規(guī)任意性橡膠,以丁苯橡膠、氯丁橡膠為代表,微觀呈順式1,4-結構、反式1,4-結構、1,2-結構、3,4-結構等。
按橡膠的工藝加工特性分類
橡膠視門尼粘度(相對分子質量)的高低,分為標準門尼黏度(40~50)、低門尼黏度(30~40)、高門尼黏度(70~80)及特高門尼黏度(80~90)以及超高門尼黏度(100以上)幾種。隨著門尼黏度的增高,混合加工難度變大,物理力學性能提高。低黏度橡膠多用于海綿以及與其他橡膠并用改性。高黏度橡膠主要用來制造膠黏劑,并可進行高填充,以降低(reduce)成本。
合成(解釋:由幾個部分合并成一個整體)橡膠(Rubber)還有按穩(wěn)定劑的種類分為非污染型(NST)污染性(ST)和無污染型(NIL)三種。
(9)按橡膠(Rubber)的功能分類
橡膠還可以分成自補性強的橡膠與自補性弱的橡膠,前者又稱為結晶性橡膠(如天然橡膠、氯丁橡膠(Chloroprene
Rubber)),后者又分為微結晶性橡膠(如丁基橡膠)和非結晶性橡膠(如丁苯(化學式:C6H6) 橡膠等)。公司歡迎您的光臨。
- 上一篇:東南亞橡膠產業(yè)市場分析
- 下一篇:整體帶芯輸送帶結構設計及工業(yè)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