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輸送機在我國正在廣泛(extensive)的運用于工業的各個產業和角落.特別是以輸送帶為輸送形式的輸送機.它給我們在提高的生產(Produce)方面.節約生產成本方面,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減少勞動強度(strength)等等上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我們很有必要對它進行深入的了解.以下是輸送帶廠家在研發過程(guò
chéng)中的一點經驗(experience),和大家共享。
1.拉緊裝置的類型
常見的拉緊裝置有螺旋拉緊裝置、重力拉緊裝置、固定絞車拉緊裝置、自動拉緊裝置等
1.1螺旋拉緊裝置
螺旋拉緊裝置結構簡單,拉緊行程太小,只適用于短距離輸送機,一般機長小于80m時才選用.缺點是當膠帶自行伸長后,不能自動拉緊。
1.2重力拉緊裝置
重力拉緊裝置是結構最簡單,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拉緊裝置。它是利用重錘來自動拉緊.由于重錘靠自重拉緊.所以它能保證拉緊力在各種工況下保持恒定不變.能自動補償膠帶的伸長。重力拉緊裝置的優點是安全可靠性高.不好的地方是拉緊力不能調節,空間要求大,在空間受限制(limit)的地方,無法使用
1.3固定絞車拉緊裝置
固定絞車拉緊裝置是利用小型絞車來拉緊.絞車一般用蝸輪蝸桿減速器帶動卷筒來纏繞鋼繩,從而拉緊膠帶。缺點是它只能根據所需要的拉緊力調定后產生固定的拉緊力.拉緊力不能自動調節.當絞車和控制(control)系統出現問題(Emerson)時.對膠帶機不能產生恒定的拉緊力或拉緊力失效。安全可靠性相對降低
I.4自動拉緊裝置
自動拉緊裝置不但能根據主動滾筒的牽引力來自動調整拉緊力.而且還tt~1"償膠帶的伸長。自動拉緊裝置由馬達、制動器、減速器、鋼絲繩滾筒等組成.采用大拉力張緊裝置張緊輸送帶.同時配備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傳感器,測定輸送帶的張力.當輸送帶張力發生變化.超過輸送機正常運行的范圍時,自動張緊裝置迅速動作.調整輸送帶張力.保證輸送機正常運行。自動張緊裝置與自移機尾配合使用.可實現在輸送機不停機的條件下.實現輸送機機尾的移動和輸送帶的伸縮(伸出和縮進
比喻在一定限度內的變通).大大提高了輸送機的輸送效率。
帶式輸送機所需的拉緊力,在起動、穩定運行和制動過程中是不同的。耐熱輸送帶主要用于冶金、建筑等行業,輸送燒結礦、焦炭、水泥熟料等高溫物料,物料溫度不超過800℃,帶面溫度不超過220℃的條件下使用。
特性:采用三元乙丙橡膠為覆蓋層,主要是根據耐熱帶破損以至喪失輸送能力的主要表現和不同的耐熱級別。因此,計算拉緊力時,應按各種工況下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都不打滑的條件計算.理想的拉緊裝置應能根據輸送機在不同工況下的要求自動調整拉緊力.這樣.既可滿足輸送帶在垂度和摩擦牽引力方面的要求.又可保證輸送帶不承受過大的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
3.拉緊裝置的適用性在運用中的分析
在對帶式輸送機的工藝布置中.確定合理的拉緊裝置.是保證輸送機正常運轉、起動和制動時安全可靠、經濟(jīng
jì)合理的必要前提。根據帶式輸送機剛體動力技術原理.對三種拉緊裝置的特性進行了分析(Analyse)。用縱坐標表示三種拉緊裝置時膠帶最大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的比值(兩數相比所得的值),即FⅡ眥/FI—FmFI一其中,FI—FⅡ一FⅢ分別表示在自動、重錘和固定(fixed)式拉
緊裝置情況(Condition)下膠帶的最大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橫坐標為運輸距離從而可得出如下結論:
3.1水平運輸(13=o。)
在這種情況(Condition)下.采用固定(fixed)拉緊裝置,橡膠輸送帶最大張力(解釋: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的相互牽引力)FⅢ比自動式膠帶最大張力FI大1.35倍,當L>10OOm時,其倍數將達1.45,且無下降趨勢(trend);而采用重錘式拉緊裝置,膠帶最大張力F1I比自動式膠帶最大張力FI大1.12倍以上,比值(兩數相比所得的值)FⅡ/FI隨膠帶機長度的增加而增大,隨著運量的增加.比值也將會略有增大。故建議,在水平運輸和運距較長的情況下.應采用自動式拉緊裝置.而不采用固定拉緊裝置,在運距較短的情況下.例如小于lO00m,可采用重錘式拉
緊裝置。
3.2向上運輸(13>o。)
在此情況下,隨著角度(angle)的增大.固定(fixed)式拉緊裝置膠帶最大張力FⅢ一與自動式膠帶最大張力FI一及重錘式膠帶最大張力FⅡ一的差值越來越小,當傾角大到一定程度時.采用固定式拉緊裝置和重錘拉緊裝置的效果都差不多從圖1還可以看出.固定式膠帶最大張力與重錘式膠帶最大張力相比.前者受傾角影響(influence)較大,后者受運距的影響較大。耐熱輸送帶是由多層橡膠棉帆布(滌棉布)或者聚酯帆布上下覆有耐高溫或耐熱橡膠、經高溫硫化粘合在一起,適合輸送175℃以下熱焦碳、水泥、熔渣和熱鑄件等。總之,在提升傾角較大時●13>10。●,推薦采用重錘拉緊裝置。
3-3向下運輸(B<0。輸送帶按使用環境的不同,分為普通輸送帶又包括(普通型、耐熱型、難燃型、耐燒灼型、耐酸堿型、耐油型)、耐熱輸送帶、耐寒輸送帶、耐酸堿輸送帶、耐油輸送帶、食品輸送帶等型號。)
在下運且電動機處于發電運行時,FⅡ一與FI的比值介于l一1.1之間,并隨著運距和傾角的增大呈現減小的趨勢。對于FⅢ一與FI的比值,其值大于1.2,角度越小,其值越大,但和運距關系不太大。當運量變大時.無論FⅡ唧/FI一,FmFI都呈略微減小的趨勢。而當下運但電動機處于電動運行時.其情況與水平運輸的情況基本相似。這樣.在下運且發電運行時.推薦采用重錘拉緊裝置而在下運且處于電動運行時,推薦采用自動拉緊裝置,而最好不用另外兩種拉緊裝置減少了基質的運輸成本,并且更加方便操作控制,更加有效。
- 上一篇:影響輸送帶使用壽命的因素(上)
- 下一篇:耐酸堿輸送帶的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