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筒的包膠步驟
作者:順達輸送帶廠家 發布日期:2020-03-17 08:18:43 關注次數:3389
1、名義處理:因為在金屬名義有很多的污垢、灰塵、油脂、水、銹及其余有機或無機沾染物,影響膠粘劑的濕潤。大傾角輸送帶由基帶、擋邊、橫隔板3部分組成。擋邊起防止物料測滑撒落的作用。為便于繞過滾筒,檔邊設計成波紋狀;橫隔板的作用是承托物料,為了實現大傾角輸送,采用T型TC型。檔邊和橫隔板是用二次硫化的方法與基帶連接的,具有很高的連接強度。為了進步粘接強度,用機械、物理、化學等方法清潔、毛糙、活化被粘物名義,轉變名義性質,以利于膠粘劑的良好浸潤,堅固粘接,而且可能進步接頭的長久性跟利用壽命。經過名義處理,能使金屬名義變成一種存在高名義能、高活性跟高有效面積的被粘名義,常用的名義處理方法重要有:脫脂處理、機械處理跟化學處理,具體進程為:用機械打磨、噴砂處理的方法清除名義不利于膠接的有機或無機減少物,給名義供給恰當的毛糙度,增加有效粘接面積,減少固體名義接觸角,改良改良膠粘劑對被粘物名義的浸潤性,改良粘附機能,通常,金屬面滾筒的名義處理,可采取鋼絲刷,砂輪機或砂紙等刷去名義疏松的氧化層,也可采取化學處理方法進行處理。若電動滾筒或面料粘接面是橡膠,可采取手提式砂輪機或鋼絲刷打毛處理。若面料粘接面是織物時,應采取手提式電動鋼絲輪機打毛,打毛處理后的名義,均利用蕩滌劑清除名義污物。蕩滌后一定要有必要的晾干時光,否則因為溶劑殘留在粘膠面上而影響粘接強度,而后用毛刷在在處理好的名義上,均勻地敏捷涂上一層金屬底漆,以避免再次沾染,延長已處理好金屬的寄存期,而且還有利于膠粘劑對名義的濕潤,改進其膠接強度跟長久機能。
2、混淆膠液:將鋁瓶中的固化劑倒入裝有粘合劑的鐵桶中充分混淆攪拌均勻,依據實際須要,可各取膠跟固化劑的一局部依照分量比9:1的比例在其余容器中混淆利用,配制膠液必須即配即用,應在實用期內用完;
3、涂膠,用短而硬的毛刷在充分干燥的耐磨輸送帶襯板跟滾筒金屬名義上分辨沿一個方向均勻地涂刷膠液兩次,膠層不要太厚,每次涂刷后膠膜要表干,即待溶劑揮發后,至不粘附手指背面而有粘力感時再刷下次膠,因為被粘物名義輕易吸附空氣,為了避免包裹空氣而使膠層產賭氣泡或氣孔,涂膠應朝一個方向挪動。涂膠速度不能太快,以利于空氣的排出;
4、干 燥:溶劑型膠粘劑涂膠后有晾置進程,晾置的重要目標的使溶劑揮發,粘度增大,增進固化。大傾角輸送帶由基帶、擋邊、橫隔板3部分組成。擋邊起防止物料測滑撒落的作用。為便于繞過滾筒,檔邊設計成波紋狀;橫隔板的作用是承托物料,為了實現大傾角輸送,采用T型TC型。檔邊和橫隔板是用二次硫化的方法與基帶連接的,具有很高的連接強度。晾置時光不能過長也不能太短,每次涂膠后應干燥至不粘手時再涂下次膠液,晾置的環境應通風良好、清潔、清潔;為節儉時光使膠液提前達到終極固化強度跟進步粘接強度,每次涂膠后利用碘鎢燈或紅外線燈烘烤(烘烤溫度60~80℃),加快溶劑揮發,至不粘附手指背時再刷下次膠,易燃,烘烤時燈與被粘合面的垂直間隔不得小于50cm,否則輕易造成膠膜焚燒起火,在低溫、濕潤的環境中粘接,烘烤干燥尤為必要;
5、粘 合:待第二次涂膠后烘烤至不粘附手指背時,將橡膠板對準覆貼在輸送機主動滾筒金屬名義上,用手捶從旁邊向四處密實地敲打2~3遍即可,排盡兩粘合面間的空氣,要一次對準位置,不可來回錯動,粘合后恰當加壓(錘壓或滾壓),以遷出空氣,密實膠層,粘合后以擠出渺小膠圈為好,表示不缺膠,假如發明縫隙或缺膠應補填滿。
6.固 化:此進程是獲得良好粘接機能的要害進程,唯有完全固化,強度才會最大。為了獲得良好的強度,固化進程在恰當的前提下進行,固化前提包含溫度、時光、壓力,在常溫下靜置固化48小時后,即可清理現場,載荷運行生產,若前提容許,延長固化時光會使粘接后果更佳,在低溫或濕潤的環境中粘接皮帶,除烘烤外,固化時光必須延長至足夠長。
7.封 口:為獲得最佳的粘接后果,耐磨橡膠襯板間的接口縫用橡膠修補劑進行封口處理。